當前位置: 首頁 / 數據發布 / 數據解讀

      一季度通州區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及工資情況分析

      發布時間: 2024-05-20 11:15:27
      信息來源: 通州區統計局
      【字體:

      區統計局供稿(陸佳瑜)今年以來,通州區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的責任擔當加快建設制造強區,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通州新實踐提供堅實支撐。現將一季度通州區規模以上工業勞動工資統計情況簡要分析如下。

      一、從業人員期末人數基本情況

      (一)從整體趨勢看,期末從業人數呈上升態勢。一季度末,通州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期末人數達10.41萬人,同比(下同)上升0.01%。其中,女性人數4.43萬人,下降1.79%,占比為42.54%;勞務派遣人員0.64萬人,增長16.10%,占比為6.15%。

      第25期表格1.png

      (二)從產業分類看,四大產業期末人數呈上升態勢。從業人員期末人數增速最快的兩大產業為新材料產業和船舶海工產業,增速分別為13.80%和13.74%。期末從業人數占比最高的為高端紡織產業,共3.45萬人,占比達33.12%,較去年下降2.10個百分點。

      (三)從單位規模看,中型企業拉動增長,小型企業穩定就業。一季度末,通州區中型企業從業人員期末人數2.14萬人,增長11.53%,拉動通州區規模以上工業期末人數增長2.12個百分點。小型企業6.08萬人,下降0.32%,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期末人數的58.38%。

      第25表格2.png

      二、平均工資基本情況

      (一)從整體趨勢看,平均工資呈增長態勢。一季度,通州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達23624元,增長12.27%,高于全區“四上”單位整體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

      (二)從產業分類看,六大產業增速均在水面以上。兩大產業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總體平均工資增速,分別為新材料產業和智能裝備產業,分別高于平均增速6.29和2.84個百分點。另外四大產業及其他平均工資均保持正增長。

      (三)從單位規模看,小型企業為增長主力。一季度,大中型企業平均工資分別高于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工資整體水平2466元和3565元;小型企業平均工資增速最高,拉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工資增長14.80個百分點。

      三、現階段存在問題

      (一)大型企業從業人數有所下降

      一季度末,通州區規模以上工業各規模中,期末從業人數下降最多,且降幅最大的為大型企業,下降9.00%,拉低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期末人數增長2.00個百分點。

      (二)平均工資水平產業間不均衡

      一季度,通州區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為23624元,其中平均工資最高的為智能裝備產業,達到29510元,最低為高端紡織產業,平均工資為18566元,最大最小值極差為10944元。

      (三)小微企業薪資吸引力偏弱

      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工資水平存在明顯差異。一季度,通州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小微企業平均工資為21560元,而大中型企業平均工資達26631元,兩者相差5071元。小微企業薪資水平較低,對就業者吸引力不強,發展壯大難度較大。

      四、建議措施

      (一)進一步提升工業能級、拓展就業崗位。加速暢通產業循環,促進行業內分工細化,提升內需驅動能力。持續培育壯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擴大投資及產業發展帶來的就業容量,鼓勵多渠道靈活就業,有效緩解就業壓力。

      (二)進一步確保援企穩崗政策措施落地生效。繼續推進“免、減、緩、返、補”等援企穩崗具體措施落實,有針對性地拓展就業幫扶渠道,扶持困難群體勞動力就業,全面拓寬政策激勵措施渠道,減輕企業用工負擔,保持企業用工穩定。

      (三)進一步提升就業服務和工業勞務輸轉水平。突出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主線,依托通州區工業發展優勢,進一步優化調整就業結構,圍繞重點產業集群,大力培育和壯大勞務市場主體,強化失業兜底措施,多渠道促進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三位一體”,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就業政策落地見效。


      (責任編輯:賁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累計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