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生態環境局供稿(朱妍妍、錢昊)“快來看,采樣管線被切斷了,這里接了一根軟管,自動監測儀器采的不是排放池里的水!”通州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在某紡織品有限公司檢查時有重要發現。
通過對自動監測數據分析研判,通州生態環境局發現轄區某紡織品有限公司(重點排污單位)外排廢水的污染因子COD、氨氮濃度長期異常偏低,不符合正常生產情況。
4月23日下午,通州生態環境局聯合區公安局對這家企業進行了突擊檢查。在排放池,執法人員發現企業自動監測儀器采樣管線被人為斷開,通過一根塑料軟管連接至排放池東側藍色塑料水桶,桶內有清澈存水,而排放池內生產廢水顏色深沉發黑。
執法人員立即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企業排放池廢水藍色水桶存水進行采樣。同時使用自動監測設備對水樣進行初步分析,測得排放池內廢水COD濃度762.6mg/L,而藍色水桶存水COD濃度44.1mg/L。企業涉嫌通過篡改自動監測數據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
目前,通州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自動監測機房、藍色水桶、軟管等進行了緊急查封、扣押。企業相關人員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今年以來,通州生態環境局持續全面落實生態環境監督管理職責,深入開展“兩打”專項行動,走出打擊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關鍵四步”:積極構建非現場監管執法體系,不斷深化排污許可證持證企業排口在線監控安裝聯網全覆蓋工程,加強數據傳輸質量的管理,常態化篩選預警信息,真正實現精準執法;學法普法掃除知識盲區,召開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警示教育大會,為轄區相關企業解讀監控數據造假行為類型及法律后果,簽訂《承諾書》;多元化教學能力武裝,制定年度執法培訓方案,開設了案卷點評、以案釋法、特色教學、科技裝備培訓、常規集訓、隊列訓練等課程,增強全體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凝聚共識深化行刑銜接,打通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的信息壁壘,強化“融合戰隊”效能,加強工作配合,完善證據鏈條,堅決打擊污染環境犯罪的決心和態度。
下一步,通州生態環境局將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在拓展線索來源、提升打擊治理實效、做實做細行刑銜接等方面深化執法司法聯動,始終保持對重點行業領域環境違法犯罪嚴打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絕不姑息,合力守護好綠水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