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行走的思政課”——通州區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現場會召開

      發布時間: 2025-03-28 11:23:14
      信息來源: 區教育體育局
      【字體:

      區教體局供稿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全面深化“大思政課”改革創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3月26日,“行走的思政課”——通州區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現場會在石港中學召開。

      會議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是教育政治屬性的突出體現,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近年來,全區教體系統聚焦新時代“育人三問”,堅持黨建賦能引領,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覆蓋教育教學各環節、融入人才培養各方面;以“基于張謇‘大生’思想的‘三生德育’區域推進”為統領,以七個省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項目為抓手開發德育課程,將品格教育融入多彩活動;不斷健全“三全育人”體制機制,“五育”并舉成為新時代通州教育的鮮明底色,成為可觀可感的育人風景。

      會議圍繞“什么是一體化、為什么要一體化、如何做到一體化”的邏輯主線,對區域“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做了具體部署。

      會議要求,全區各中小學要以“大思政課”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要以制度夯基,書記、校長每月主持思政專題會,每學期帶隊開展實踐調研;將思政課一體化、“行走的思政課”開展情況納入學校黨建“責任清單”;將思政課學習實踐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要以示范引領,書記校長帶頭講授“開學第一課”“黨史專題課”“行走的思政課”;深入思政課堂聽課評課,及時發現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總結校本化改革經驗,形成可推廣模式。要以創新破局,用“小切口”推動“大變革”,讓“思政小課堂”對接“社會大課堂”。要以技術賦能,搭建“云端資源庫”,讓優質課例跨學段共享;開發“AI思政助手”,智能分析學情,推送個性化案例,破解“供需錯位”難題。要以評價導向,建立三維評價體系,讓知行合一成為硬標準。要以特色鑄魂,建設實踐基地、研學基地資源庫,培塑“行走的思政課”創新案例,打造“一校一品”思政品牌。

      “行走的思政課”活動展示階段,小學組以“石港風華鑒 赤心承薪火:于古韻新姿中 悟傳承奮進之道 ”為主題,師生走進石港博物苑,化身為敏銳的文化探索者,觸碰家鄉歷史的紋理,深化對這片土地的眷戀。初高中組以“以青春之我 答愛國三問”為主題,走進南通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體化設計,沉浸式感受,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強烈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行走的思政課”課堂展示階段,石港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思政教師圍繞“AI時代:智慧生活與責任擔當”主題同備一堂課,展現了學段和內容螺旋遞升、一體化推進的思政課教育模式。

      實驗小學、十總中學、石港中學代表依次作經驗交流,分享在思政育人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經驗。

      區教體局基教科相關負責同志,區教師發展中心思政研訓員,全區中小學分管德育校長、學生處主任等參加會議。

      (責任編輯:葛亞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累計次數:
      ×